疫情下產物

對漢來美食來說,冷凍食品可說是疫情下產物。


「3月有次會議中,同事提到今年閏四月要不要來賣豬腳。」林淑婷回憶,當時同事當天就去買市面上的豬腳回來試吃與考察,「發現外面賣的都是滷豬腳比較多,剛好漢來旗下粵菜餐廳名人坊有款白湯豬腳能做出區隔。」


但豬腳之外,麵線彈牙度、湯頭鮮度等都需要考慮,「哪家麵線拿回家煮不易失敗,冷凍復熱後能維持風味、包裝用什麼材質環保又不易爛……。」漢來美食行銷副理王雅綺細數豬腳麵線講究的細節,其中更包含市場價格、反覆試吃、盲測等,但又要在1個月內生出產品。


「豬腳麵線原本預計到6月要賣1千份,結果4月一推出不到1個月,就狂銷3千份。」林淑婷開心地分享。


過去,疫情前,因為正常營運就夠忙了,林淑婷從未想過要做電商;現在,由於試水溫的豬腳銷售成績不錯,因此她決定將其作為常態性商品,並一腳跨入電商,還成立新的部門專門負責。



在每個失敗裏頭,都暗藏機會。」


布局利基市場

美國總統大選若拜登當選,中美貿易戰會趨緩?還是變本加厲?又是必須考量的議題。

面對新變局,台商要如何應對與布局?

第一,要布局在利基市場

不要永遠想到如何降低生產成本,而不去考慮利基市場。以大陸來說,不要總在東部沿海,可以考慮內銷市場,進入中西部腹地,或選在消費群體集中的地方;同時也要注意到邊境貿易,比如廣西南寧邊境貿易量非常大,從邊境向外擴張;如果選定一帶一路國家,可以借助大陸外館協助,有些地方影響力非常強,如果能找到管道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當然還是要低調。

第二,多角化經營

台商要把企業骨架立起來,雖然很多人會說,多角化經營是災難的開始,他建議的多角化經營是把本業做成一個垂直的產業鏈,就可以在垂直產業鏈四周放上利基產品,也就是說垂直整合,賺取各階段加工利潤,同時保住自己的原料優勢,掌握關鍵過程,在同樣環境條件下,向階段加工產品的橫向延伸,不要離開本業,就會比其他人更有競爭力。

下一步還要考慮到要把工廠完全自動化生產,面對後面東南亞追擊者,才會有利潤空間,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大陸基礎工人的勞動成本增加,以能不間斷工作的機器人取代。第四步是要提升E化程度,最大程度利用雲端網路及電商資源,作為行銷的工具;並學習利用大陸當地的商會力量。

銷售是一切,疫情下商務旅行受限,這時利用電商平台就很重要。現今社會一定要提高E化程度。還有就是現在大陸各地有很多商會,可以請求提供一些可能客戶的背景資訊,試試看去了解要交易的對象真正實力,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部分。

建立分散式供應鏈

集中生產(效率極大化)或分散布局(併購或新設,FOR風險規避、貼近市場就近供應市場所需)也很重要。王克璋指出,每個產業鏈可分成好幾個區間,可以考慮某部分集中生產,比如最前端原料,然後把各階段一次、二次、三次加工放在利基市場,或者與客戶合作,就跟客戶分享產業利潤,但原料還是要從最上端取得,這樣就是你永遠坐在馬車上,然後下面幾段利潤與客戶分享,這樣就可以拉動你的馬車,永遠往前跑。

建立分散式供應鏈是這次貿易戰給大家的最大教訓,就是無論是設備或原料,一定要有起碼兩個來源,客戶要盡量切碎,這樣不管是碰到政治干擾或關稅壁壘,才能一定程度的繞開。他指出,大陸有一句話,如果你的強項基礎是一塊大石頭,還不如強項基礎是無數小石頭。


最重要的一點在招募菁英人才

所有產業都是以人才為本位,人才是所有事情的延續,以目前在大陸來講,人口眾多,遺珠也多,人多出韓信;尤其西方國家對大陸封鎖,人才回流明顯,這些留學人才比較有國際觀,挖掘到一個就可能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助力,有助於開發新產品、新產業,有利國際接軌。

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則提醒,大陸投資最大的問題在於土地,土地使用權取得及使用區分是最關鍵,往往台商在土地使用權上很多細節沒有詳細了解,土地使用權以及使用區分一定要弄得很清楚,再進行投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養生料理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