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給自己更多決策權 就更能把人生掌握在手

 研究顯示,鑽牛角尖、專注在負面事件(進而產生懊悔、自責的情緒),有可能是造成像是焦慮、沮喪等當今最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頭號元兇。


這些多達百萬則的研究報告讓我們看到了負面型過度思考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所以,「我應該擔心自己想太多嗎?」這個問題,有個簡單的答案:

應該。
如果那樣的想法阻礙了你正常運作的能力。

一般主流觀點認為,你的性格就是內心深處那個真實的你,性格是「天生的」、而且「永遠不變」。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收集足夠的資訊(也就是要找到對的性格測驗),以找出深藏在內心的真正性格。

等到找出這項重中之重,你就能以此為核心,順利打造自己的人生。雖然這樣打造出來的人生,可能並不是你想選擇的人生,但這就是你「命中註定」的人生。你手上拿到的牌就是這樣,想要逆天而行根本是痴心妄想,只會導致災難與痛苦。

這一切都好像在說:你一出生就已經確定你是怎樣的人,不會再有任何改變。

然而,事實上幾乎人人都想改變自己的性格。伊利諾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超過90%的人對自己的性格特質感到不滿,希望能有所改善。

大家都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卻因為遭到誤導,以為沒有改變的可能。

主流想法:找出真正的自己

許多知名心理學派主張性格是天生如此、無法改變的。之所以會認為性格固定不變,是因為心理學家向來十分重視「過去」。許多性格理論都認為:從過去最能預測未來。這種觀點根源自常見的「因果決定論」,認為現在所發生或存在的一切,都是由先前的條件或事件所引起。依這種觀點,一個人現在的樣子是由過去經歷的事件所導致,就像是推倒一列骨牌那樣。

在這裡說「導致」,可不只是「有影響」而已,指的是絕對的因果。也就是說,對於現在的自己、現在的作為,你並沒有其他的選擇或可能。你只能被迫接受現在的性格,因為你現在的樣子就像是一張骨牌,被過去倒下的其他骨牌給推倒。你改變不了過去,只能試著「找出」你「真正的自己」、了解自己現在是這個樣子的原因。

於是,大家只能努力的尋找,想找出「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多數人都相信,自己並不可能去想像、創造自己與性格。

但真的是這樣嗎?性格真的那麼固定?真的無法改變?

事實並非如此。許多研究、尤其是晚近的研究,已經充分證實這一點。

如果你曾經想讓人生有重大改變,卻窒礙難行、令你受挫灰心,

你的性格一點也不重要。

我還要說,你的性格絕不是什麼你的本性。你的性格只是一種表面而短暫的東西,是某些更深層事物的副產品。

掌握「情緒」,自己的性格自己創

人性真正的根本,是你做出選擇、並堅持選擇的能力這也是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所謂人類終極的自由:「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這個觀點至少呈現兩個重要的意義:我們能夠選擇自己希望未來發生的事,以及能夠選擇如何應對眼前發生的事。勇於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當你給自己更多決策權,就更能把人生和際遇掌握在自己手上。

要做出決定、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並不是件簡單的事,許多因素會嚴重限制你的選擇能力。其中影響最大的兩項因素,一是外在的社會及文化環境,二是個人的內在情緒發展。當個人的情緒發展愈成熟,就愈不會被過去束縛,也愈不會受外在環境限制。

情緒是性格轉變的契機。

與其逃避或壓抑內心的情緒,不如擁抱這些情緒、用這些情緒來改變自己。

你將能夠勇敢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無論情況看來是多麼不可能、或是周遭的人覺得一切是多麼困難重重。隨著學習與經驗的增進,你所掌握的籌碼也將有所不同。你將愈來愈善於處理各種情緒、經驗或難題,讓你得以成功改變自己。

就從現在開始,忘掉那些愚蠢的性格測驗和分類,讓自己決定想要變成怎樣的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養生料理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