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1的文章

分配投資標的,是最重要的事

  除非你準備至少投資7至8年,否則你也許不應該進入股市─而且,如果你確認自己在5年之內需要用到錢,也許就該準備找脫手機會... 如何分配投資標的,是最重要的事 你應該如何把你準備投資的錢,在股票以及更保守的投資之間做一個分配?基本的配置,對於你的投資組合是否能在短期內表現得穩定,將會有很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你的長期報酬。想要加強你的存款在投資方面的表現?你不必選中一飛沖天的股票或賺最多的共同基金,其實理財成功之路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要容易得多。 開始買股前,先留意3個警告事項 讓我們從最簡單明瞭處開始。我們不能期待優質債券、定期存款和其它的保守型投資,可以有像股票一樣的報酬。現在,假定你把60% 的錢放進股票投資,另外40% 則用來購買債券。你期待股票部分能為你每年帶來10% 的報酬,債券部分則是5%。這個60% 股票、40% 債券的投資組合,可以讓你期待平均值為8% 的報酬─當然,這也並不保證你的期待就一定會實現。 那麼,你如果想增加報酬的話該怎麼辦?你可以把股票投資的配置增加為70%,你只需要這樣做就可以讓你的期待報酬增加成8.5%。你不需要去選擇較優的股票、更佳的共同基金、或者去猜測股票市場的走向究竟會如何。 在你繼續讀下去並決定加強你的股票投資之前,請你先思考一下3個重要的警告事項。第一,這個世界上並無保證股票投資,就一定比保守型投資表現好這回事。其次,即使整體的股票市場表現得不錯,你的投資組合仍然有賠錢的機會。因此,把個別股票的比重放大,並無助於整體的投資表現。 一個廣為人知的華爾街經驗法則是,需要擁有 12 至20 種股票 就已經算是多元分散投資了。 如果你擁有20 種股票,你確實可以分散可能要承擔的個別風險,問題是,你所能贏得的報酬可能還是跟市場平均值差得很遠。所以你應該做的是去購買共同基金以及指數基金,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用有限的投資而擁有最大數量的公司股票。 現在,我們要面對的是第三樣警告: 不要把投資全放在股票上面 。如果你現在的投資是100%都在股票,那麼,你只要挪出一小部分到債券,就可以很顯著的降低風險而又不至於過度影響到報酬。你擁有的債券部分雖然不多,但你會在心理上覺得安全,而且在股市受創時,你還能保有小小的購買力。 當「熊市」出現時,你很難可以無動於衷,那麼,可以做什麼呢?如果你手上握有債券,你就可以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如利用股市下跌而把

投資股票是累積財富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般人在市場下跌時受制於恐懼而賣股票,只有在上漲到一個階段時才出於貪婪而買股票,也就是所謂的「追漲殺跌」。想贏錢真的很難。   我們在投資股票時的兩股心理力量:貪婪和恐懼,其實是不對稱的。 所有的統計數字都證明,投資股票是累積財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只要有 足夠的耐心和紀律 ,買賣股票想不賺錢才是真的難。   這麼容易賺,利潤從哪來?從2個地方來:第一是企業盈利,企業不盈利就不會長期存在於市場,遲早會盈利的企業遲早得用某種方式回饋股東;第二是有耐心的股東賺沒耐心股東的錢,換一種說法就是,追漲殺跌的股東把錢交給長期持有的股東。你若又說:大家都懂這個道理,就沒人追漲殺跌,也就沒錢賺啦!放心吧,人性100年前是這樣,100年後還是那樣。   不止是投資股票,耐心和紀律是所有投資理財的不二法門。 市場瞬息萬變,沒有絕對的事情,除了一件例外,那就是時間。所謂時間就是金錢,在投資理財的領域可真是至理名言。 對於想要接回來的股票,會密切觀察何時站上5日均線,一旦發現股價已成功站上5日均線,就會選擇勇敢買回來,至於為什麼會選擇5日均線? 主要是考量真正空頭來襲時,股票幾乎都會沿著5日均線下墜,即使過程中有反彈,也鮮少能越過5日均線,因為空頭來襲時,是不會有像樣的反彈。 換言之,當發現一檔正在觀察的股票股價已成功越過5日均線時,一方面可解讀這檔股票已開始擺脫空頭來襲的賣壓,另一方面也可正向解釋,這是股價落底的第一個訊號。 樂觀的同時,也要做好可能看錯行情的準備,而缺口就是很好的觀察重點。 缺口沒補:買氣仍強,偏多操作。 缺口補掉:多方雖強,但獲利了結賣壓也不弱,多空膠著,須留意回檔風險。   錢滾錢最可靠的方法就是 複利效果 。 有名的故事是,白人在17世紀用24美元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紐約曼哈頓,看來吃了大虧的印第安人如果懂得投資,24美元於今已經滾利超過100兆美元,這就是複利的驚人功效。所以你問什麽樣的人最能從投資理財中獲利,答案是年輕人,而且幾乎毫無風險可言。 「我從不妄想立刻從股票市場賺錢,我總是假設買完股票後市場將休市5年。」──巴菲特,投資大師   「如果你對某件事投入全部身心的信仰、活力和力量,錢財就會跟著來。」──福斯特,音樂家

麥得(MIND)飲食倡導 未經加工食物

帕金森氏症(PD)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性疾病。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與步態異常等狀況往往隨著時間會緩慢出現,也普遍合併有認知、行為與情緒方面的問題。目前該疾病尚無法治癒,只能透過藥物、手術和跨領域整合治療來緩解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 不久前 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 《 運動障礙 》( Movement Disor d ers ) 的報告指出, 平 時 採取 麥得(MIND) 飲食和地中海飲食模式,似乎就能 顧好「頭殼」 , 推遲帕金森氏症的發生。   所謂麥得(MIND)飲食又叫做心智飲食 係擷取以改善心血管疾病著稱的 得舒( DASH) 飲食, 和 強調可維護心血管功能 及 活化腦力的地中海飲食 二者部份特色所 發展 出來 的 飲食型態。以往文獻證實,該飲食模式 能有效延緩大腦老化,降低個人 未來 失智纏身的風險。   麥得(MIND)飲食倡導攝取未經加工的食物 料理 以 蒸、 烤方式為主 ,調味常用橄欖油 、鹽與香料植物。其鼓勵多吃全穀類、深綠色蔬菜、堅果、 莓 果、豆類和海魚,適量飲用紅酒 (註 :每日120毫升 ) , 避免 紅肉 、奶油 、全脂起司、甜點、油炸物和速食。 該研究由服務於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的 生物資訊學 及免疫學 專家 艾薇兒 ˙ 梅特卡夫-羅奇(Avril Metcalfe-Roach) 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針對 167位民眾進行長期追蹤,過程中除了解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外,也確認這些人後續帕金森氏症 實際 發病年齡。 結果發現 , 麥得(MIND) 飲食 、 地中海飲食模式和 帕金 森氏症晚期發生之間存有 密切 的關聯 ,意即當個體 嚴格 遵循 麥得(MIND) 飲食 、 地中海飲食模式,帕金森氏症的發病年齡 明顯 會較晚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 女性延遲發病 的 時間可達17.4年,男性則為8.4年。 探究原由 , 論文作者 表示 上述的飲食模式 或許會促進腸道中某些能產生抗發炎分子的微生物 群 生長 , 進而發揮預防神經退行性病變的作用 ,但這些抗發炎分子的運作機轉為何,一切仍有待探討。 想要保護大腦,延長它的保固期嗎? 建議 不妨 先 從 調整 飲食 內容 做起 , 三餐 多點植物性食物,少點飽和性脂肪及精緻食物 吧!不管 您 未來 打算 選擇 麥得(MIND)飲食 ,還是 地中海飲食 ,只要能把握原則,

退休錢多少夠用?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害怕退出職場後沒有事情做,導致一直不斷延長退休時間,也有已經退休的人對退休生活無所適從,因而出現恐懼、焦慮、憂鬱的負面能量。 退休原本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卻有上述兩種退休恐懼狀況,退休族到底該何去何從呢?本文用多位知名樂活達人的觀點告訴你,退休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害怕退休錢不夠用,「千萬資產」反而是自由的枷鎖 據財富管理機構研究發現,有42%的退休族群恐懼用完積蓄,這意味著要存到一筆「安全積蓄」才可讓即將退休的人「敢退休」。對此,知名作家王盈勛認為,太多人被「存千萬就可自由」所綁架,造成「沒有達到目標就不能退休」的恐懼...... 他認為,這種恐懼只會把人困在沒有超越性的日常,許多人拼命工作、積極理財都只是在累積有生之年花不到的財富,實際上換來的是對財務的焦慮與不安全感。追求人生自由最重要的應該是令人快樂、有意義的事,至於理財適度即可。 那什麼叫適度?看看退休活得精彩的前輩們的說法: 江育誠: 700萬就夠了 前嘉裕西服總經理江育誠在《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中分享自己的退休金準備的方法,最主要是建立穩健的投資原則,並且將複雜簡單化,他只將投資部位放在ETF,舉例來說,用 1千萬的退休金投資元大高股息(0056),以平均4.5%的殖利率來算,一年大約可領45萬股息,平均每個月約有3萬7千元。 如果覺得1千萬太高,江育誠認為,700萬退休金也足以支撐退休後的生活,每個月大約有3萬元(700萬x4.5%÷12=2.625萬元,趨近於3萬);若搭配每月2萬勞保老年年金,一個月平均就有將近5萬元的生活費。如果還覺得不夠安全,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增加其他養老方案,例如以房養老。 上述這些方法只是「被動收入」,還沒有動到本金哦!所以,化繁為簡的理財方式,不但減輕對於退休的恐懼,也可過上安穩的日子。 Winnie看法:存一半就夠了 33歲就退休的Winnie在「Winnie散漫遊」部落格中指出,很多人用4%法則算出自己的退休金需要1千多萬,讓許多人望之卻步。但是,以她的經驗來說,這1千多萬至少有3分之1都不是自己存的,而是「複利所帶來的獎金」...... 她開始工作時,每個月有紀律地存下一筆錢,接著拿去投資有穩定報酬率的金融商品,再將每一年賺到的錢持續投入,這讓她在工作接近10年時就達到財富自由。 舉例來說,利用「72法則」算出資產加倍所需要的

決定獨居,請做好某些事

  在這麼不平靜的一年,  如果你決定要獨居一輩子,請做好幾件事。 我們盡量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 好好照顧自己,定期去做健康檢查,行有餘力,可以做一點保險規劃。 好朋友不用多,但是可以互相照應,最好每天可以一通電話,只是打招呼都好。現在就可以想想,那個人是誰。 去公證人那裡做「意定監護」的約定,也就是萬一自己出現無法自理生活的狀況,又想要讓好朋友擔任監護人,可以跟這個人約好,一起到公證人事務所辦理意定監護。至少不會讓討厭的人擔任你的法定監護人。 寫遺囑。只要自己親筆寫下來、註明年月日與親筆簽名就生效,至少可以確保你在意的人可以介入你的財產分配與後事安排。未成年人沒辦法指定監護人,但是如果真的能證明法定監護人不適任,還是可以在遺囑上要求自己的親人往後去法院爭取改定監護權。 要經常關心自己在意(他也在意你)的人,別吝嗇每天打電話或發訊息給對方,但是請不要傳早安圖,除非那是爸媽。 你的時間很有限,別太在意別人說了你什麼,因為那些人根本不在意你。 有些事想做,除了出國旅遊以外,現在就該去做,反正我們也不會知道,什麼時候人會走。 有空就擁抱你身邊的人,因為有體溫的擁抱,才是真實的感受。 如果你真的還是想找人說話,可以發訊息給我。我不一定能回答你,但是我還是會在意你說了什麼。 要快樂、盡量當個好人,這是我們一生都應該追求的目標。

活著,每天都有新打擊

  活下去,每天都有新打擊  1. 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別把運氣當能力,別高估了自己 不管這人之前是幹嘛的,最後幾百萬都是發廣告宣傳賺出來的。 經常發廣告,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標榜的能力,只是運氣。 人不能把自己的運氣當成能力,高估了自己。   有一天沒有廣告宣傳了你還能做什麼,這才是你真正的能力所在。 2. 山不轉水轉,學會感激,勝過處處與人為敵 人在社會,處處險惡,總會遇到不平事。 人心焦慮又浮躁,三言兩語就會幹架。 現在有個詞叫「撕逼(撕破臉)」,說白了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決裂。 但山不轉水轉,很可能有一天,一切又轉回來了。 曾經被你罵死的人,有一天也可能讓你身敗名裂,讓你後悔又惱怒。 都是成年人了,成熟點, 與人為善,勝過處處與人為敵。 3. 學會用自己的能力產生複利來賺錢,而不是不斷內耗自己的能力 年紀愈大,愈懶得動腦子,吃老本成了一種常態。 然而老本總有吃完的一天,到時候該怎麼辦呢? 所謂的金錢安全感,並不是此時此刻你有多少錢,而是指你是否有持續賺錢的能力,這種能力來自用你自己擅長的技能產生複利來賺錢,而不是不斷內耗自己的老本。 4. 愈老愈值錢,是指能力愈老道愈值錢,不是年齡的「老」 你還在相信人「愈老愈值錢」嗎?你還在等著自己每年按年資升職加薪嗎? 愈來愈多的 80 後已經被 90 後趕上來了,面對小鮮肉們低價、高質量、高強度、高熱情的工作狀態,你一點都不著急嗎? 以前的工廠,愈老愈有經驗,可時代不同了,科技的發展,經驗不是最重要的, 快速更新和變革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內容,才能讓你的能力升值,薪水翻倍。   坐著等,只可能等到裁員通知單。 5.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向內豐富自己,不要向外高消耗 年輕的時候都喜歡不斷地對外表達自己的主張,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看低了自己。 等年紀大了才知道,人的時間和精力都太有限了,好不容易有點自己的時間,更希望能向內豐富自己。 別總想著讓世界認識自己,先過好自己的生活。不給別人找麻煩,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6. 能花錢的事就不要花時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這年頭,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為別人的辛苦付費,是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別總想著什麼都不付出就得到,社會的現實會告訴你,要麼你得到的是垃圾,要麼需要你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 能花錢的事情,就不要花時間,時間比錢貴一萬倍。 7. 同甘共苦的重點不是共苦,而是同甘 無論是職場

欲望多,就永遠活在壓力

  喜歡不一定要擁有,欲望低才會快樂多 開設當鋪40年,秦嗣林經手過形形色色的物品。早期民生物資缺乏的年代,棉被、衣服,都能換錢。相機、電視等家電也曾是常見的抵押品。事過境遷,這些物品儘管用途不變,市價卻早就不復以往。 許多人喜歡拿收藏品問秦嗣林, 這值多少錢?我有沒有花冤枉錢?  看過太多人為了投資被騙錢,他建議,一件東西值不值得買,自己認定的價值遠比市場決定的價格重要。 他舉例,近年來茶餅的價格被炒作,陳年茶餅可以喊價上千萬元。然而,古人製作茶餅,主因是往日交通不便,茶葉曬乾、壓製過,香氣才不容易變質。今日製茶技術進步,隨時隨地都能喝到新鮮的好茶,何必花大錢瘋搶茶餅? 他強調,擁有一件物品,開心最重要。買得到很好,買不到欣賞就好。 熱愛水上活動的他,也曾和船隊的朋友合買過一艘名貴的戰鬥型帆船戰艦。沒想到看來氣派的戰艦,其實相當不易保養。冬天時船底會長貝類,夏天船身被太陽曝曬會損壞,苦撐幾年後,他提議把船賣掉,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全世界大概只有萬分之一的物質你能擁有,大部分東西都是你沒能力擁有的。  秦嗣林說。當鋪裡有頂級的名錶、鑽石、珠寶,他卻穿著普通的襯衫,身上沒有任何首飾。全身上下最值錢的行頭,是女兒送的萬寶龍鋼筆。 一輩子與金錢為伍,他深知人必須和自己的欲望和平共處。 欲望低,快樂多。 欲望多,你就永遠活在壓力下。  秦嗣林說。欲望升級,往往只會讓煩惱跟著紛沓而來:有了一輛超跑還想要第二部,有了限量款的皮包還要特製款……。 人只要有飯吃、有衣服穿,還需要什麼呢? 中年後 : 沒有家人的愛,就是最貧窮的人 看淡金錢,是秦嗣林經商多年後的自省。年輕時一窮二白,他一心想賺錢翻身。曾有10年的時間,當鋪24小時營業,鐵門終年沒有拉下的一天。他白天上班,晚上應酬,連睡覺都在當鋪內解決。財富累積的速度愈來愈快,中年過後,他不只財富不虞匱乏,還擁有名車、豪宅等奢侈品。 然而,有錢和幸福無法畫上等號。55歲那年,他突然感到一陣空虛。打拚了大半輩子,現在的他可以輕易吃美食、搭遊輪、住在寬敞的大房子,心中卻沒有任何的興奮感。他自問,「難道我有錢就比較開心嗎?沒有。」 我失去的東西,錢永遠買不回來。  秦嗣林說。在商場打滾久了,心態難免變得功利,習慣以錢衡量事物的價值。例如,女兒生日和重要的應酬撞期,以前的他會毫不猶豫地選後者。反正,「生日明天也可以過,幹嘛計較?」就這樣一日拖